第83章 第 83 章
作者:彼岸思南      更新:2020-08-15 00:18      字数:4098
  许久,朝月轻轻抬起头,双手抚着东华的面庞盈盈浅笑道:“这生辰可是开心?”

  东华随即想起含元殿上,又微微蹙起双眉道:“圣君?月儿这是胡闹。”

  朝月却不以为然:“这如何是胡闹?眼下我不过是学你紫微星君,顺应民意。” 说罢昂着头迎向东华。

  东华无奈一叹:“月儿你学的倒是快,但这岂不乱了套?”

  朝月不满地摇摇头:“人人日日不是叫你驸马,便是叫你主帅,要么称你为将军,还有人依旧称你状元,那才是不成体统乱了套!”

  东华这才惊觉自己身份众多,刚想说什么朝月却径自继续说道:“再者,你可是听到了有人喊你千岁?”

  东华点头,的确是有,可贵公亲王不是都称殿下千岁?

  朝月又问:“那他们喊我什么?”

  东华不解:“万岁?”

  朝月面露一丝愠色道:“不错!他们日日喊我万岁,却喊你千岁,那这中间的九千岁谁人来补?这种喊法简直就是荒唐!”

  东华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冷傲于世的朝月如今竟如孩童般计较起数字来了,“自古帝王不都是这么喊,那月儿你也不能学当年则天皇帝一般,还真来了个二圣临朝,我以为你当初就是随口一提。”

  朝月却仰头反问:“不是你说要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东华一愣,自己什么时候搬了这么个石头来砸自己?这当中又到底哪个是精华?

  不待东华答话,朝月接着娓娓道来:“当初我提但你并不苟同,我只能悻悻作罢暗自再看时机,眼下便已是最好的时候,反正现在木已成舟,也由不得你再辩驳,反正你这圣君也已被众人喊得差不多了。”

  东华拉过朝月:“那月儿你就不怕我今日死活也不肯穿这锦服,不去那含元殿?”

  “自然是怕……”顷刻间朝月低垂了双眼,转过身去。

  东华微微一惊,眼前的朝月倏然没了刚刚的气势,可东华仍是忍不住好奇,放轻了问道:“那你怎么办?再命香儿来劝我?”东华双手抚上朝月的两肩。

  朝月缓缓转过身来:“百草若是都说不动你,香儿又有什么用。若真是如此,我只能亲自回去苦苦哀求于你,让你念在我数日精心准备不易的份上勉强应允。”说到后面,朝月的声音已经轻不可闻。

  东华望着眼前竟然露出一丝哀怜的朝月心中顿时变得柔软无比,自己竟然此刻才发觉,如今自己二人日日朝夕相处,要想瞒着自己精心准备这样一番惊喜还要处处防着自己事先知晓,不知道要暗自花费多少心力。虽说她不必事事亲历亲为,但如百草所言,她可也是事事亲自过目定夺。再者,朝堂社稷她可是一样也没落下。

  东华望着眼前的朝月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的疼惜和说不出的爱怜。朝月由内至外从来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清冷孤傲,又何时需要这般的俯首放低?东华轻轻将朝月揽入怀中,吻着那柔香的发丝轻声说道:“这些时日,辛苦月儿了。” 万幸,自己听了百草的劝没有让她空等,更没有辜负她的一片良苦用心。可眼下也恨自己只能说这毫无用处的一句。

  朝月却抬眼再次问道:“那你可是喜欢?”

  东华又望了望那沙盘和齐整的书卷,满眼笑意地答道:“喜欢,喜欢的不得了,只比喜欢月儿差那么一点点。”说罢看着自己手中的玉簪,只觉自己眼中竟也有些微微的莹润之感。

  东华终于稍稍平复了下,拥着怀里的朝月问道:“那字为何要分开来刻在两个玉簪上?”

  朝月抬起头盈盈浅笑:“因为那些玉乃是出自同一块玉石,如此将她们联系起来才能表明她们是连理同枝。”

  蓦然间,东华只觉这手中的玉簪含义尤为之深,分量尤为之重。曾经,自己也无奈手边竟然没有一样来自于月儿的物件可以寄托相思之情,尤其是那相隔千里的百余日。如今,自己定当身不离玉。

  东华抚着朝月的发轻轻说道:“不如你我今日就留在这麟德殿吧。”

  但朝月摇了摇头:“你这生辰可还没过完呢。”

  东华一愣:“险些忘了寿宴,原来这讨厌的放在了后头……”

  朝月却唇角一翘:“也没什么不好,我还替你收了些寿礼。”

  东华一惊,顺着朝月的双眼望去,只见殿内一隅已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大红礼盒。

  朝月见东华哑口无言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这好玉眼看着已经可以堆成玉山了。”

  “玉山?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西王母所居也。”望着笑靥如花的朝月,东华也来了好兴致。

  朝月惊叹:“你竟记得住《西山经》那七十七山?”

  东华仰天一笑:“怎么可能,虽然都读了,但也就几个感兴趣的太华之山,英山,钟山什么的记得住。” 这笑一片晴朗,露着两排皓齿。

  朝月正看着出神,东华又继续说道:“当初还特意留意了这西王母,我可不愿意将她想成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还善啸的远古上神。”

  “那你眼里的西王母应该是什么样子?”朝月闪着睫毛问。

  “那明明应该是,太阴之精,天帝之女。” 东华说罢眨着一双明眸一丝深意地望向朝月。

  朝月眼波流转,继而满眼笑意地点头道:“你果然是更喜欢《穆天子传》里的说法。也不知这处于城邦交合当中的两人后来有没有赴那三年之约。我惟帝女,彼何世民。世民之子,惟天之望。西王母身为一邦之主,对周穆王既是称颂倾慕,又是良言规劝,真可谓是情深意长。” 说罢眼中的笑意已转为一丝慨叹。

  东华见朝月有感而发,又轻轻将她揽过说道:“当初知道了你是我朝之月,我在一人独处之时脑中就忽然浮现出“太阴之精,天帝之女”这八字,可如今的月儿已经真真正正是为天帝之女。”

  朝月就与东华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说着。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若是这知音还能够是自己的枕边之人,那对于至情至性之人来说,绝不枉此一生。

  日暮时分,东华被朝月催促着极不情愿地来到了宣政殿上,这平日的朝堂大殿此刻已被装扮的红绸四浮、花团锦簇,东华看着竟有点大婚的错觉。大殿之上的排排几案上已经摆满了酒水菜肴,一众臣子也皆已落座,见朝月与东华执手而入皆是起身叩拜。

  朝月挥手:“今日乃圣君寿辰,众卿不必拘礼,只管尽兴。”

  这一句可倒好,众人你来我往一个接着一个的举起酒樽,不是敬向东华便是敬向朝月。东华一边听着那些奉承之言溢美之词,一边展开笑颜陪着朝月展示出皇家风范,还一边要不停的将酒水灌下肚。好好的酒水本应该是细品慢尝,哪能这般湖喝海灌,东华觉得自己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便怎么也不肯再喝,任群臣再劝也不再端起酒樽,他们自然也是知趣绕开不敢多惹这位圣君,对于那些已有醉意抵死不退的军中将士东华最多也只是轻轻泯上两口。但东华发现朝月此时的兴致竟是相当之高,来敬皆饮,一饮而尽,眼中的流光溢彩不住地飘向自己。东华自然是知晓朝月今日完成了几桩自己数日以来的心事,心情必然是好,但却也不能这般千杯不醉的喝法,她毕竟没有真的千杯不醉的本事。东华趁着无人上前拉着朝月轻声劝道:“月儿不能再喝了,再喝你可就要醉倒在这大殿上了。”

  朝月不去理会,径自边喝边笑着说道:“醉便醉了,反正有你呢。”

  东华望着这酒水犯起了愁,虽说宫中之宴不用烈酒,这酒樽也的确小的精细,但也不能这般喝法,只拉着朝月继续道:“你真醉倒了怎么办?”

  朝月却好像已经醉了:“今日你生辰,明日不上朝,难得纵情,须得尽兴!”

  东华听完这一句便决定不再劝了,朝月自小生在这皇城,一住就是十几年不得任意出城,这般清冷的性子都会忍不住偷偷跑出去,如今虽已成了这皇城之主,却依旧不得半分闲暇。东华心下一叹,那就纵情一回罢,反正自己在这陪着。

  正想着,又有人上前,东华还是挡着不喝,朝月却依旧一饮而尽,众人都赞陛下好酒量又难得见陛下好兴致,便纷纷跑过去敬朝月,朝月却是来者不拒,一并饮下。东华就看着此刻笑靥如花,在酒香中摇曳的朝月,想不到自己这生辰竟能让她在群臣面前露出欢颜,但东华知道,只要过了今日,大殿之上的朝月依旧还是那个冷若玄冰的朝月,这笑靥仍是只会自己一人得见。

  觥筹交错声尽,把盏言欢音止,东华这才发觉,原来朝月并不是这需要尽兴的独一人,大殿之上七七八八已经不知道醉倒了多少人,没倒的也都是醉意朦胧。东华只想,若不是自己不能醉,只怕也会同他们一样卸下疲惫,纵情畅饮,反正托自己的福,三日不朝。

  东华臂中托着柔软无骨一般的朝月出了大殿,香儿跟在身后。好不容易出了这大殿,朝月却早已站立不住,香儿正不知道如何是好,东华已经一把抱起朝月,眼下也顾不得体统不体统了,总不能真的让她醉倒在这殿门外,到时只怕更是失了体统。

  香儿倒是也没十分诧异,如此大醉就算是上了轿撵也只怕是坐不住,香儿便带着众人远远地跟在东华身后。

  东华看着怀中的朝月醉眼惺忪,一会仰头抚着自己的脸笑着说道今日真是欢喜,一会又紧贴着自己独自笑着。朝月本就轻盈,许久未抱,如今却感觉好像更轻了些。

  东华将朝月轻轻放在床榻之上,俯身为朝月脱去双足上的赤鸟,解开玉带,除去冕服,正脱下中单,朝月却忽然起身拥着东华吻了起来,东华只觉朝月口中的酒香混着她唇齿之间的香甜却也别有一番滋味,朝月转而吻向东华的脖颈,东华只觉颈间的温热让人奇痒难耐,将朝月放倒在床榻之上,匆匆脱下金丝锦衣正准备翻身而上之时,朝月却已经睡着了。

  东华愣愣地望着朝月,这人竟然就这么放了一把火,然后自己睡着了!自己可是正被这一把心火烧的焦灼难耐!

  可望着这般甜美睡去的朝月,东华轻叹一口气,想了想这长长的一整日,自己又怎么忍心去吵醒她。东华俯身轻吻了吻那带着酒香的双唇,随即又轻轻吻了吻额头,眉,睫毛,鼻尖,这样一一轻轻吻过之后,东华躺下拥朝月入怀。

  此刻她最需要的应该就是,相拥而眠。

  作者有话要说:

  《山海经》之第二卷 《西山经》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穆天子传》

  西王母:“白云在天,山隆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余归西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西王母:“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
81小说首发